当前小麦管理注意事项
一、浇水施肥。 春季因苗追肥浇水,是调控群体发展,确保适宜亩穗数的主要措施。三类苗地块于返青后起身前,二类苗地块于起身期,一类苗于拔节期,旺长地块于拔节后,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5-17公斤。旱地麦田早春要抓住土壤返浆阶段趁墒亩耠施尿素10-12公斤。稻茬麦田提倡早春耠施速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趁雨亩撒施尿素13-15公斤,部分土壤过湿冻害较重地块要抢抓时机散墒防渍、追肥促长。 二、及时除草。 部分杂草发生密度较大、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要适时进行化学除草,有效控制杂草危害。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对以播娘蒿、荠菜等为主的地块选用双氟磺草胺或二甲四氯钠;对以猪殃殃为主的地块选用氯氟吡氧乙酸或氟氯吡啶酯等除草剂进行防除;对以野燕麦、雀麦、节节麦为主的地块选用啶磺草胺等除草剂进行防除;对以硬草、看麦娘、菵草为主的稻茬麦田选用炔草酯或精惡唑禾草灵等除草剂进行防除。春季麦田化学除草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要严格按照除草剂说明书推荐剂量和对水量进行喷施,过量使用极易产生药害。 三、防“倒春寒”。 今年春季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很大。“倒春寒”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特别是发生在起身拔节阶段的“倒春寒”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危害。预防“倒春寒”的最有效措施是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起身拔节阶段若有“倒春寒”发生,要在来临前抢时浇水,缓和近地面空气温度的急剧下降,有效预防由“倒春寒”引发的晚春冻害。起身阶段的晚春冻害只会导致主茎或大蘖受冻死亡,不会整株受冻死亡。一旦发生晚春冻害,要及早采取减灾技术措施。一是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补施尿素10-12公斤,促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保未受冻分蘖成穗,弥补主茎或大蘖的损失,减小亩穗数的下降幅度;二是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速萌发,力争多成穗。 条锈病防治方法: 1、播期种子包衣: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硫菌唑、戊唑醇、球毛壳菌包衣可以明显减轻苗期病情; 2、用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等杀菌剂在返青拔节期喷雾,防治效果和增产显著; 3、深翻土地,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是抽穗扬花期干旱田灌溉,可有效减轻病情,增产显著。 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1、播期药剂拌种:利克菌、三唑酮、咯菌腈或苯醚甲环唑种衣剂按说明量拌种; 2、拔节期药剂喷雾:当病株率达到15%时,用井岗霉素、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等,加水喷雾; 3、发病重时,拌过种麦田,早春再加1次喷雾即可;没有拌种的麦田喷浇2次(间隔15天)即可控制为害; 4、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1、行间播种; 2、秸秆焚烧; 3、两种种子包衣剂,戊唑醇、种菌唑+甲霜灵--可以减少苗期病株率,但是单独使用无法提高产量; 4、戊唑醇+丙硫菌唑在返青拔节期喷雾防治可以一亩地提高50斤产量; 5、重病区进行土壤健康度检测,如预测发病较重,则改种非寄主作物。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1、三唑酮每亩有效成分10-15克,一般在发病初期喷雾一次即可控制危害; 2、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和苯氧菌酯等药剂也是防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 3、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硫胶悬剂等也可用于白粉病防治,但效果较差,需喷洒两次以上。 麦蚜的防治方法: 麦蚜的防治方法:可使用10%蚍虫啉可湿粉15-20g,或4.5%高氯乳油30-50ml, 50%蚍蚜酮可湿粉5-8g,兑水30-45kg喷雾 。 麦蜘蛛的防治方法: 15%哒螨灵乳油30-40毫升,加上30公斤喷雾,或 1.8%阿维菌素乳油20毫升,加上30公斤喷雾;其他药剂:阿维.哒螨灵、螨克等。